上班不能看泡网了

嗯,刚开始的时候还真不习惯。好些年了,已经习惯了上班的时候去泡网看看。突然一下子就不能上去看了,真有点别扭,总觉得缺点什么,虽然我已经很久没怎么在泡网发言了,虽然现在泡网好玩的事儿越来越少。
习惯,一旦养成,就开始有了一种强制性的需求,一旦没了,就不大适应。以前喜欢工作中跑出去抽根烟什么,间或和同事聊聊天。现在不但office不能抽烟,就是大楼外的花园里面都不准抽烟,太变态的要求,居然要我们到大门外面去抽烟,有毛病啊,要抽根烟还得来回跑上千米!

有点老了的感觉

看着那么多VxWorks和H.248的资料,觉得自己有点老了。要搁几年前,学习这么点东西,绝对眉头都不会皱一下的。现在就有点发怵,以前没在VxWorks上面作过东西,虽然自己有VxWorks的源代码,不过从来没用过,也就没怎么看过,再说还得在这上面做一个电信级电话网关呐。

视觉怎样欺骗大脑

看看这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

功利主义

我说功利主义才是我们中国人最为普遍的价值认同,很多人鄙视我,说我愤世疾俗胡说八道。嗯,其实我知道,他们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要承认这个,确实是很难的事情,如果所有人的价值取向都是功利主义的话,那么,什么美好的情感和行为,都显得可笑。搁现在说,就是大家都只爱钱,所有人都自私自利。。。承认这个,那生活岂不是很难堪?!
拿宗教来说,就很容易看清楚,在精神领域,宗教信仰能表现很多问题。中国有两大宗教,道教,佛教,(我觉得把儒教也当作宗教也未尝不可。)佛教是外部输入来的,据说道教是本土出产的。照我看,道教也未必有那么大的势力,把它说成与佛教并列的宗教也许有很大程度上的夸张。
两大宗教里面,道教是世俗的产物。严格定义道教的产生来源,不是我能搞定的事情,我所知道的,道士们大部分的事情,就是看风水、作道场、祈福,红白喜事看黄道吉日。。。。。。基本上都是世俗的一些事情。再者说,中国人信道的好像也没几个,中国人信和拜的神里面,财神之类的也许是香客最多的。每年过年,“恭喜发财”得讲多少回阿!
佛教,据说本来不是世俗的,到中国之后才世俗化了。我小的时候奶奶带我去参加什么法会阿之类的,听到大部分人在观音和弥勒佛前祷告,不是保佑我家庭平安,就是保佑早生贵子;不是消灾去病,就是升官发财,全都是功利主义。后来我很好奇,佛教里面,佛祖释迦摩尼应该是老大,拜他的人应该最多才对阿,可是不对,根本不对。从小到大,我去过很多的寺庙,甚至很多农村里面很原始简单的庙,发现拜观音的人最多,拜弥勒佛的也很多,唯独拜佛祖的很少。很奇怪吧,就是这样。去的寺庙多了,发现很奇怪,经常在很多庙,有些还是很大的庙里面,看见非佛教的神位,好些其实就是中国社会里的一些传说人物,和佛教根本不搭边的。最离奇的,是我一次旅游的时候,发现一个很大的庙里面,居然还有宋公明的位置,记得当时还特地问了和尚来着。
至于现在,大多数的寺庙,都变成了老年活动中心。我敢说,在全中国,在寺庙活动的老人家,比那些什么“老年人活动中心”之类的地方要多得多。老头们一起在寺庙旁围着打牌打麻将,老太太们在寺庙聚着聊天,今天东家常明天西家短。该吃饭了就一起帮着煮点斋饭,完了继续。。。
中国人为什么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都是世俗社会,谁信那些虚里吧几的事儿啊!谁傻呢?也就那些感情受创伤的,做生意失败的,官场失意的。。。。。那能叫信仰嘛,不过是逃避而已。

世俗的力量

要理解中国的事情,其实很简单,搞清楚几个基本的前提就可以了,嗯,按照小学老师的说话,是找到打开这些问题的钥匙,就什么都有脉络可循了。
中国的现实就是,这是一个世俗的社会,功利主义才是这个种群最为普遍的价值认同。其它的,大多都是扯淡吧。我不知道是什么什么时候开始这样来看世界的,反正,嗯,有时候觉得就是这样了。
不是么,看看,中国人的爱情,前些时候有人跟我说为什么中国人就拍不出那种荡气回肠的纯粹的爱情电影。有没有纯粹的爱情,暂且不说,但就中国人来说,这就很简单了。爱情,在中国,是多么多么晚的事情啊。在民国以前,中国基本上就不存在爱情这种东西。甚至爱情这个词,也是从国外传过来的吧?在咱们中国,最多只有“恩爱”两个字,恩字还排在前面呢。看看中国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所谓爱情故事,不是才子佳人的虚构故事,就是风流书生与风尘女子的缠绵悱恻了,另外还有一些的,就是和狐仙什么的虚妄故事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拍不出好的爱情电影实在是正常不过了。
嗯,还有其他很多例子可以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