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游山玩水’的存档

川西纪行-VI-望鱼古镇之三 (2011-11-7)

望鱼古镇是一条狭长的一字形长街,一条长满青苔的青石板路纵贯古镇,整个青石板路面难得的保持老样,那些被打磨被脚踏被风吹雨淋的痕迹,令人想起许多年以前,当茶马古道上还有来来往往的的客商和马帮的时候,这里应该是繁盛而忙碌的吧。街道两侧那些木结构青瓦房和吊脚楼,精致的瓦楞、墙角、窗棂和柱基石上的雕花显露出昔日的繁华。这些建筑曾经是衙门、银庄、当铺、药店、绣楼、旅店、饭馆、茶铺和戏台,还有庙宇,现在大多已成为民宅。老人们现在还能分清哪些房子是寺庙哪些房子是衙门和戏台。老街的两头古时设有栅道长长的石梯,可达到河边,并与新街相连,要进入老街,必须顺石梯登至山腰,易守难攻,是古镇出于防御山匪流患的需要。也就是这个原因,现在人们不愿意爬这么高去赶集就在周公河边重新修了一个新镇。老镇得以保存,这个原因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早上很早就起床了,雨后,古镇充满了清新的味道

这次来望鱼,晴朗雨夜雨后,几种场景都遇到了,真不容易,拍了三组风格都不同,下雨的古镇,比较有感觉

镇子里的人都起床很早,跟老太太聊了一会儿天,老人家很健谈,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望鱼古镇能保持这么原汁原味。老人家说前些年政府也拨款到望鱼准备开发古镇作旅游,也有人家来古镇来买房子准备开店铺什么的,后来不知道怎么的,镇里的领导们把这一大笔开发费用挪作它用给花掉了,没法子给镇上的人家搬迁费用和补偿也没法招商和翻新镇子里的建筑。因为已经申请过了,没法子重新申请开发旅游,没办法交待以前申请的费用去哪儿了,所以望鱼古镇的旅游开发就不了了之一直到现在。对于我们这些闲得蛋疼的人来说,古镇保持原汁原味,是一件好事,可以看到许多年前的古貌,但对于老人家们来说,没有开发,他们就无法获得经济上的利益也很难作生意赚钱,仍然住在这个安静荒凉的老街上。

坐在老人家的门口聊了很长时间,慢慢的也有游客来镇里了,也有人开始出来活动

在门口梳头的妇女

昨晚的雨下得挺大,雨后的青石板路,这些磨损的痕迹

游客们开始找地方打牌,一天的活动开始了

雨后的古镇和石阶

站在各自的门前,隔着街道聊天

望鱼古镇的石阶,人们从这里爬上几十阶的石板路,上到望鱼古镇来

在古镇溜达了一圈,拍了一组照片,就回客栈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下到石梯下面回头拍了一张,去古镇的人们开始多了起来。
在这里搭车回到雅安之后,从雅安去蒲江然后去西来古镇。望鱼古镇是这次川西古镇六七个古镇里面,保持得最好的一个,基本没什么重修重建的建筑,感觉很好。
徕卡Summilux-R35/1.4
———-to be contiued————-

川西纪行-V-望鱼古镇之二 (2011-11-6)

望鱼是个很小的镇子,现在来看,一到晚上就几乎无人。下午的时候,就开始下雨了,这里是著名的雨城,据说一年里有300天在下雨。下午在望江楼的二楼阳台,听着雨声,看书上网,消磨了整个下午的时间。晚上吃了晚饭,天黑了,滴滴答答的雨声一直就没停过。穿着冲锋衣拎着相机,出来拍几张雨夜的望鱼古镇。

雨下得很大,屋檐下成串的水珠就没听过

整个古镇,都笼罩在这雨里,几盏灯光在照明,安静得可怕

老街的青石板路很滑,青苔和雨水,差点摔倒,几户人家之间灯光不见人

这个叫望鱼石客栈的地方,才让我知道这个地方名字的来历

夜里太过安静了,很多房屋无人居住,夜里偶尔传来猫叫以及其它的声音,让人有点渗得慌。拍了几张照片,就回客栈休息了。期待明天早晨。

川西纪行-IV-望鱼古镇 (2011-10-20)

望鱼古镇在雅安城南三十多公里的地方,周公河的上游。附近有两个著名的地方,一是有名的周公山温泉,这里有号称“蜀山第一汤”之称开采于地下3000多米的温泉,这个温泉酒店是四川很著名的天然温泉度假地。附近有一个叫海子山的地方,也很有名气,是一个湿地保护区,里面有世界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古冰帽遗迹——“稻城古冰”。当然离这里很近的还有有名的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这次的计划就是逛古镇,因此这几个地方也没有安排去看看,虽然听雅安人介绍起来很是心动,以后有机会再来吧。
上午从上里古镇搭车回到雅安,从雅安搭乘直接到望鱼的小面包车,沿着周公河一路向南,这是一条风景秀丽的峡谷,公路修建在半山腰上,河两岸有很多民居,道旁都是竹林,翠绿的竹林,一路蜿蜒起伏延续到山谷的最深处。这里的公交车都是小面包,可能是因为山路的原因,小车方便人不多。坐在车里,沿途看着一路的风景,经过一个水电站大坝,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望鱼。这一路的风景让我很意外,就这行程,如果自驾车来,也是很享受的旅行。望鱼古镇有新镇和老镇之分,老镇在半山腰上,有一个陡峭的石阶和新镇联通。背着包,爬上好几十阶的石路,就眼前一亮,这个老镇真是让人惊喜,几乎没有开发的痕迹,那些青石板和木头老房子依稀看到几个世纪前的韵味。
望鱼老街据说建于明末清初的时候,整个老镇坐落在临河靠近山腰的一块巨石上面。老人们说这个望鱼的名字,就来源于这个巨石像一只看着下面着周公河的鱼的猫。这里也是在茶马古道上,老人们说在以前这里是直通雅安的要道,很是繁盛。就在上个世纪中后期,望鱼镇仍然保持赶场的习惯,每到约定的日子,周边的人们就来这里赶集,买卖各种生活品,作驿道的生意,和过路的人们作买卖提供休息等。现在因为公路的修建,人们不再愿意爬上这山腰来,所以在靠近河边公路的地方,兴起了新镇。我想,这也是这个古镇能够保持下来的原因吧,没有因为时代的需要而重建各种砖石建筑,没有被新时代街道上的酒店饭店商品店所占领。
背着包沿着老镇那些沉淀着时间和孤寂的石板路,到了最深处,在一个叫望江楼的客栈住下来。收拾好东西,跟老板说了中午要吃的饭菜让他们准备,就兴奋的拎着相机出来拍照了。这是一个很安静甚至带着寂寞的老街,没几个人走动,基本没什么游客,就我一个人手上拎着相机。偶尔能看到路边屋子里老人们活动的身影,几个小摊也几乎没有人搭理。这几乎是一个被世人遗忘的地方,那些木头老房子上的青苔,带着一种悲凉的味道。

安静的望鱼古镇

几个妇女从远处走来,给空旷的老街带来一点人气

果然是一年下雨三百天的地方,地上的青苔很好看

老街上有很多没有人居住的房屋,青苔都长到窗上了

门口的座椅,有客人的时候,是客人坐在这里喝茶打牌,没人的时候,他们就自己喝茶打牌

偶尔有人出来收拾东西,远处的老伯在收拾打渔的网

这个房子,已经没有人居住了

一个当地人在老街上行走

这些老房子,已经没人居住,就这样放在那里,一种破败感油然而生,也许大家想象中的古镇,就是这个样子吧

意见废弃的房间内,还能看见当年居住人的痕迹

收拾渔网的老人家

街边的石阶和青苔

门窗的细节,可以想见,古镇繁华时候,这个店铺必然也是生意兴隆人气鼎盛,现在只能看见这些破败的木窗格了

没有客人的时候,他们都在这里隔着窄窄的街道聊天

偶尔走动的人,虽然场景有些重复,仍然抑制不住按快门的冲动

两个在街上玩闹的孩子

一间废弃的屋子

在街上溜达的老爷子

这里还有人在收拾,不知道是否有人住,拍的时候看见有个老太太从这里出来

终于看到了除我之外的第二个游客

这个场景是最典型的望鱼古镇

镇头有一块石碑,记载红四方面军当年在这里开过会,后面的将军坡,也许跟这个有一些关系

如果要选一个代表望鱼古镇,也许这一张可以算,空旷的老街上一个人也没有,长着青苔的石阶和石板路,留着岁月痕迹的斑驳木墙

在门槛上呆着的小猫

斑驳的木墙和青苔

老街不长,没多少时间,就走到了尽头,回望过去,这一束小花,给老镇带来了一点清新

老街最末的住家,这个背后,是一个叫将军坡的地方

住的这个叫望江楼的小客栈,老板是一家三口,老板的闺女是个美女胚子,话说,雅安的姑娘都很好看!!
逛了一圈回来,老板已经作好了饭菜,特意交代老板作了一条一斤多的雅鱼,来这里,雅鱼是肯定要吃的。味道很好,可惜忘了拍照了,鱼汤都非常好喝。

客栈二楼的阳台,吃过午饭之后,在这里度过了一下午的休闲时光,让老板泡了一杯茶,换了一张藤椅,打开ipad,看看书,上网聊聊天,偶尔看看四周的竹林,远处的山,听着河边的声音,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作,一个下午就静静的打发了,真是惬意得很。
—-to be contiued—

川西纪行-III-上里古镇之三 (2011-10-18)

上里古镇最好的古院子,是韩家大院。跟镇里人聊天,他们说古镇经历过好几次火灾,大部分房屋都重新修建过好几次。这里的木头比石头便宜,到处都是木头,所以大家建造房屋主要是木头,火灾就是最大的威胁。只有韩家老院子,因为修建合理,有足够的隔离带等等,几次火灾都没有涉及,要说古镇上最老的房子,就得是这个院子了。这个韩家大院,虽然已经破旧了,但看起来还是很好的,很多细节,都彰显了工艺。大部分建筑物的门、窗、枋、檐都有浮雕、镂空雕和镶嵌雕刻作装饰,跟我家奶奶的陪嫁一样,基本都是浮空的木雕,作工很精细。据说这个韩家大院是道光年间在北京做官的韩廷官员在家乡建的,根据当时京城造院子的格局建造。

韩家大院,收几块钱的门票
进去的时候因为早,就我一个人去逛,有个自称韩家后人的人,问我是否需要讲解,用的普通话,很难得,我婉拒了,准备自己看

堂屋里挂着的一些字画,很多都破坏了,据说是以前的一些 运动破坏的,虽然很多被保存了下来,还是有一些破损。

后院的石磨

韩家大院有很多天井,把院子分成很多部分,这是其中一个

现在大院还有很多人家在居住,都是一些老人

大院里一户人家挂着的玉米

没人住的院墙

所谓深窄大院,就是这个意思

有人住的地方,才有一点人气,在这样的深宅大院住着,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编草叶子的小姑娘,她说编的是鸡,4块钱一个

小姑娘说她编制这个,卖给游客,赚点零花钱买文具和书
镇子里很多小孩子,在课余都编制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卖给游人,每天很早就来镇里摆个小摊

早晨在街上玩弓箭的小盆友

在街上跺方步的老人

一路走过来,果然有很多孩子在街上摆摊卖这种手编的小玩意

这一对小姐妹是背着背篓沿街卖

路过这个豆豉店,忍不住又拍了一张,舒服得不行,这个色调真是令人发指

看着这些孩子赚点钱也不容易

街上的游客逐渐多了起来,古镇也开始热闹了
拍完这张,我就收拾好东西,退房准备离开,去下一个望鱼古镇。上里古镇,感觉很舒服,安静,空气清新舒服,满眼的苍翠,打心眼里喜欢。当然,这里的凉拌土鸡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也许很久很久之后,都还能记得在那家叫古树园的客栈,吃了一回那个美味的佳肴。也记得在这里,度过了一个静谧的夜晚,睡得很香甜。我还会回来的,上里。

川西纪行-II-上里古镇之二 (2011-10-17)

上里古镇被称为四川的周庄,不过我对上里的感觉比周庄好多了,周庄显得富贵气,当然现在是商业化无比繁荣游客摩肩接踵;上里就朴实得多,镇里唯一的大院子韩家大院,跟富贵沾一点边儿,也就是一个在京当小官儿的人家在老家按照京城的模式建立了一个院子。这里有以”二仙桥”为代表的8座古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和造型各异,据镇里人说是建造时间不同,带来的建筑风格不同。这个叫二仙桥的石拱桥,真是漂亮,有点江南小桥的风格。在镇口有两座一高一底的石桥横跨拢西河,成了进出镇里的交通要道,高桥主要通过进出镇里的车辆行人,从低桥可以转而穿过高桥下面的道沿河边前行,高低两桥巧妙地够成了”立交”系统,算是古代的立交桥了。上里古镇四周有18座小山丘,号称”十八罗汉朝观音”,不过这个观音是指古镇的什么物事,倒是没有问清楚。
六七点就早早的起床来,住的客栈还没有开门,从小门里走出来,拎着相机看看早晨的古镇。有些起早的人家开始忙活生计,早餐店开始开门作生意。

住的古树园客栈,大清早的老板还没起来开门

老街上稀少的人,都是镇子里起早忙生意的小贩

河边的茶座,四川人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就是教会了大家怎么打发或者浪费时间。在茶座里,泡一杯茶,二三知己,闲聊扯淡,或者打个麻将打打牌,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度过去了。。。

一大早起来背着背篓来镇子里卖农货的老阿婆

背着背篓拎着杆秤来镇里摆摊的妇女

卖玉米饼的早餐摊

卖达达面的早餐店
镇子里人说这里早餐很多都吃达达面,这种面食是一种手赶的宽面,加肉什么的,很好吃。上里有几家很有名气的达达面,电视台来采访过几次什么的。镇里人推荐我吃桥边的这家。

这个达达面的“达达”的意思,是指面在手工制作过程中,面皮反复击打案板时所发出的“达…达…达…”声,面的劲道十足,非常好吃。这一碗,就是我的早餐。

这个桥面,是镇里的早市,陆陆续续有人来摆摊,卖很多生活货品,蔬菜肉食鸡鸭鱼等农货

古树园下的古树

镇里的小河,可以走到对岸,问了几个人,也不知道这河叫什么名字,镇里人就叫它小河

背着东西来镇里卖的阿婆

河边的茶座,在这里喝一下午茶,真是赏心乐事

镇里卖豆豉和酱的店铺,真是香啊

二仙桥

这个二仙桥,是镇里最古老的桥了,那些石阶就是时间的雕刻

在桥上遇到一个背着水果去卖的男子,告诉我二仙桥的来历,当年建桥竣工之日,很多人前来祝贺,人们来到桥头准备踩桥定名,却看到两个乞丐坐在桥头拦住众人,起了矛盾,于是乞丐便跃入水中,即刻显出两个石包,这样大家就认定两个乞丐是神仙,于是,便有了二仙桥的名字。至于为什么,他们也不知道,反正这个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早晨在水里洗菜的妇女

早餐在家门口梳头的妇女
—–to be conti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