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很久的这本《上古神话演义》,终于让我在网上找到了,很高兴。小时候家里有一本残破不全的书,看得很过瘾,可是因为不全,觉得很遗憾。后来一直在找,去书店的时候,只要想起这个事情,总是会去看看有没有卖的。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找到,还好我还记得这本书的名字,要不然现在google都没法子搜索。
找到后,整理了一下,刚好在给项目做help文件,顺手就将这本书也做成了电子书,哈哈,回头慢慢看。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还有多少对这个感兴趣?有一次上书店,看到好些父母给孩子买什么《圣经故事》看,没道理阿,外国的神仙也比自己的灵?
下载地址
第二部分 部队迭次整编、人事变动等情况
一、迭次整编概况
在抗战期间,蒋介石曾多次采用整编部队的手段,以达到其消灭杂牌军队,发展嫡系武力的目的。
(一)在一九三八年冬,蒋介石为了把在大后方所征的壮丁用来补充华东、华北各战场的部队,便搞了一个扩军计划。当时二十二集团奉到军委会的命令,要第四十一军、第四十五军各成立一个新编师(直辖三个步兵团)。四十一军即成立新编第五师,师长一职以在滕县战役中负过重伤的三七O旅旅长吕康升任。四十五军则成立新编第九师,师长以独立第十七旅旅长杨晒轩升任。于是两军由原来各辖三个师的军,扩充为各辖四个师的军了。
(二)一九三九年夏,军委会有鉴于当时苏、德等国的军制都采取较先进的“三三制”,遂明令各集团军将各师的两个旅司令部和一个步兵团裁废,改为每师辖三个团。因之,四十一、四十五两军均遵命改编,如一二二师在改编后所辖之三个步兵团即改为三六四、三六五、三六六团。该两军经过这一整编,就比原来各少了三个团,在实际上仍然与未设新五师与新九师时的兵力相同。
(三)在一九四O年夏,军委会又制定了所谓“战略单位”的军的编制,即将军分为甲、乙两种。甲种军辖三个师和直属的特种兵部队;乙种军直辖两个师。当时在四十一军方面,由于孙震系集团军总司令兼军长,乃将四十一军改编为甲种军,以求得优先补充和实行“实费经理” (即根据部队的实有人马所需的军饷、粮秣、经费等实报实销;在此以前因系由地方部队改编,实行“委任经理”,采用包干制)。结果,四十一军将‘新五师裁去,以其兵员的大部分拨补其他三个师外,另成立一个独立团。在经费上虽然实行了“实费经理”,由军直接向军政部领取,但所谓优先补充和成立直属特种兵团、营,均未完全兑现,如炮兵部队在抗战期中始终没有成立。
四十五军原系邓锡侯的基本队伍,尽管邓早已回川任川康绥公署主任,但该军的重大事情仍由邓决定。所以孙震对于这个军,除作战指挥外,关于人事、经理从不过问。邓对这次整编自有打算,决心把四十五军所辖的四个师扩编为两个乙种军。因此以该军原来留川的一二六师与新九师合编为九十五军,以一二六师师长黄隐升任军长;四十五军则由原来的一二五、一二七两个师编成,仍由陈鼎勋任军长。
(四)在一九四五年六月,即抗战即将胜利时,军委会仰承蒋介石企图在战后继续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并消灭杂牌军的意旨,又命令各战区的部队,从事缩编。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在鄂北的均县草店召集军以上的长官和参谋长会议。刘峙在会上宣布了军委会对第五战区所指挥各部队的整编方案。在二十二集团军方面按照规定,需将所属的三个军(共八个师)缩编为两个军(共六个师)。在此情况下,孙震想到要照顾与邓锡侯、尤其是与陈鼎勋的保定同学和多年来在抗日前线共尝辛苦的关系;还要不得罪四川军官生这一派系而使李宗舫过得去,才能在人事安排、部队存废问题上搁得平,放得稳,比较顺利地完成缩编任务,以巩固蒋介石对他的信任。但要作到内外、上下、各学系之间对他基本上无闲话,颇感棘手。孙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害轻重之后,决定在内部以保持四十一、四十五两军的实力与陈鼎勋的关系为主,对外则以保定系的关系为主。于是决定将四十一军一二三师裁去。四十五军改用四十七军番号,仍由陈鼎勋任军长,军的直属部队裁编一部分,暂一师与一二五师不动,一二七师与四十七军的一七八师合编,由李家英任师长。四十七军军长李宗舫调升副总司令,军直属部与原来四十五军的直属部队合编,所属一O四师调归四十—军建制,并将一二三师编余的一个团并入。这样整编的结果,二十二集团军原辖三个军竟被裁掉一个!
总的是,在抗战期中,杂牌部队越整越少。而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则越整越多。
二、主要人事更动概况
(一)—九三八年二月至十月的主要人事更动:
1、在一九三八年二月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奉调回川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所遗总司令职务即由副总司令孙震代理,孙于五月始奉蒋介石命令正式升任总司令。同时四十一军副军长董宋珩调升副总司令。
2.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因于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在山东滕县阵亡,遗职由三六四旅旅长王志远升任;参谋长赵象贤在滕县阵亡,遗缺由三六四旅参谋主任刘永庆升任。三六四旅旅长遗职,由七二八团团长张宣武升任。三六六旅旅长童澄因病辞职,遗职由集团军总部参谋处长胡临聪调任。
第一二四师副师长兼代师长税梯青于一九三八年七月调任总部参谋长,师长一职由三七二旅旅长曾甦元升任;递遗旅长一职由七四三团团长刘公台升任。三七O旅旅长吕康因在滕县战役负重伤,离职就医,所遗旅长职由一二二师三七一团团长王文振调升;师参谋长邹绍孟在膝县阵亡,遗职以贾来薰继任。
3.第四十五军:原兼军长邓锡侯因回川任U[康绥靖公署主任,所遗军长一职,即由一二五师师长陈鼎勋升任;递遗师长一职由副师长王仕俊升任;所遗副师长职由三七五旅旅长林翼如调任,递遗旅长缺由七四九团团长瞿联丞升任。军参谋长孙贤颂请假,由余顺乾继任。继因亲请假,又由刘万抚继任。
第一二七师师长陈离升兼四十五军副军长,七五七团团长王澂熙升三七九旅副旅长。
(二)在一九三九年六月蒋介石明令规定各部队的步兵师将旅一级裁撤时,重要人事更动如下,
[...]
《好日岱》 (2004-5-12)
前些时候,从一个角落里面找出来一张童安格的mp3,基本上一网打尽。听着真不错阿。这首《好日岱》,估计很多人没怎么听过吧,去卡拉OK的时候,也很少看见这个。
好日岱
词:左连杰 曲:童安格
夕阳映红脸庞 熟悉的奶茶香
牵挂的人儿呀 你是否别来无恙
走过那小河旁 骑着马儿过山岗
思念的人儿呀 儿时的歌仍记得吗
好日岱 好日岱 好日岱
别怨我去远方 带着你的心流浪
为了摘回你的愿望
我希望你能原谅
马头琴的声悠扬
诉说我的衷肠
仿佛听见你在低唱
要我回到你身旁
好日岱好日岱好日岱
(六)第一次随枣会战
一九三九年二月第二十二集团军奉命开赴钟祥、京山两县所属之流水沟、张家集、周家集、袁家台于及随县所属之均川一带,接替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守备正面宽达二百余里的地段,与原布京钟路方面之丰乐河、长寿店、祥梓、黄家集、官桥一带及在淅河、马坪等处的日寇相对峙。
三月下旬,在京钟路方面的日寇第四师团部队与襄花路方面的日寇第三师团部队,对我同时发动攻势。在流水沟方面之四十一军一二四师经与敌战斗后,即向襄樊退却。一二二师在周家集、袁家台子等地与约一个旅团之敌进行了一天的战斗。因正面过宽(约有四十华里),我军彼此无法支援呼应;我指挥的三六六旅七三一团在袁家台子方面为敌所隔断,情况不明;而在周家集的三七二团虽在跑马寨、三台山等据点尽力与敌战斗,亦以敌众我寡、得不到接应,不能作持久战斗,结果败退到张家集。一二二师见战况不利,决向枣阳北迟。在均川方面之四十五军,经与进攻之敌战斗后亦向枣阳撤退。
当四十一军之一二二师及四十五军的部队从东南两方面向枣阳转进之际,原以为在流水沟方面之敌势必尾追一二四师直取襄樊。不料这股敌人竟直趋双沟,于截断樊枣交通之后,转而东进,企图与由随县西进及由洋梓、周家集北之敌会合于枣阳地区,包围二十二、二十一两集团军部队。所以,一二二师及四十五军部队为了避免包围受歼,急从枣阳附近向北经由唐河、南阳、邓县而退往襄樊。
此次战斗,全集团军伤亡损耗兵员约三千余人。枣阳城在陷落时,又遭敌纵火破坏。
(七)冬季攻势
在襄花路上的随县、淅河、马坪一带之敌,于一九三九年三月与京钟路方面之敌联合向第二十一和二十二集团军发动攻势作战之后,仍退回随县一带原来的据点。
第二十二集团军退回襄樊后,继续从事整补训练,于是年秋又奉命开进均川、厉山一带担任守备。左翼与在高城、天河口、草店一带之汤恩伯所率的三十一集团军部队相邻接。
一九三九年冬,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遵军委会的命令,决定利用冬季向应(山)随(县)方面之敌发动一次攻势。第二十二集团军于十二月下旬遵命以四十五军向浙河、马坪之致进攻;以四十一军(配属野炮一营)向随县城、擂鼓墩、滚山各据点之敌进攻。一二二师三六四团在当地群众的有力协助下,曾于一个夜
间将擂鼓墩据点收复,并夺获三八式野炮一门和一部分武器、弹药与装备;一二四师对据守滚山之敌,曾数次利用夜暗实行仰攻,奋勇前进,一度攻进滚山据点的外砦,因日军死守内砦的核心工事并得到增援,以致我军功亏一篑。自发起攻势之后,各军经过十多天的战斗,虽有所获并使敌受到相当的伤亡,但对敌人的据点却未能彻底攻占。同时邻接友军汤恩伯方面的战况亦无多大进展。其时天下大雪,行动益为困难,战区长官部见此情况,乃下令停止攻击。所属各军仍退守原阵地与敌保持对峙局面。
此次战役,集团所属两军伤亡共千余人。
(八)第二次随枣会战
在战役开始前,第五战区所属之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第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王缵绪)的部队在京(山)钟(祥)路方面之流水沟、周家集、三里岗之线与原在长寿店、祥梓、黄家集、官桥一线的日寇相对峙。第二十二集团军总部则在襄樊督率其所属的四十一军从事整训。
一九四O年五月中旬,敌集中大军于信阳、随县、钟祥,发动对枣阳及襄河东西两岸的攻势,将其攻击重点置于我军右翼,首先将三十三集团军阵地突破,即沿襄河东岸北进。此时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孙震因赴渝参加会议,所属四十一军奉命受襄阳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黄琪翔指挥参加作战。一二四师受令守备襄樊,一二二师驰赴田家集支援三十三集团军,合力阻止敌寇北进。该师在田家集附近与敌寇作战一昼夜,因战况不利,随即转到襄樊与一二四师共同担任这一地区的守备。由一二四师师长曾甦元任襄樊守备指挥官,统—指挥两师部队。一二二师担任右自小河左岸起,至刘家集、欧家庙到襄城南门之线的河防守备;一二四师则担任襄樊两城的守备。
[...]
三、参加历次战役耀况
(一)增援娘子关
一九三七使十一月一日,邓锡侯、孙震率同随行人员,由榆次乘一列专车经正太路向寿阳力面开出,当车行至中途一个小站便停了下来。邓、孙带着我和四十一军的参谋处长周静吾去到离车站不远的明月村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指挥所去见黄绍竑.我们见到黄后,得知前几天因娘子关方面我军受到日军的猛攻,战况危急,需兵增援,黄即命四十一军部队归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指挥,并限令它在阳泉下车,不拘是一团还是一营,随到随即驰赴娘子关南侧的测鱼口镇一带,阻击日军的迂回部队.至于该部的战斗情况,则因师旅团的指挥系统已被打乱,对所属部队失去掌握,电信器材又极端缺乏,联络不上,故很不明了。黄绍竑希望邓、孙两人速到寿阳与孙连仲取得联系,以利掌握各自的部队。邓、孙两人听后十分着急,孙震更急于要到前方去尽快了解四十一军的位置和作战情况。我们与黄谈了两三小时之后,又乘车向寿阳继续前进。当车行至马首村时,见许多由娘子关方面退下来的零星部队和一些伤兵,正在休息,非常狼狈,其中也有四十一军的官兵。经停车询问之后,得知正待联系的孙连仲总司令亦退到这里。于是邓、孙便同我们一道去会他。孙连仲从睡梦中起来同我们谈了有关情况:所属部队在娘子关附近与日寇作战被击败后,即向榆次、太原方面撤退;四十一军部队曾在固关以南、东西回村参加作战,现正在上下龙泉附近掩护主力撤退。他要我们立即与自己部队切取联系,加以掌握。
邓、孙与孙连仲晤谈之后,面对当时情况,一方面围能与自己的部队取得联系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部队要完成掩护友军后退的任务还可能再遭受重大牺牲而感到为难。所以对尔后的行动如何决定,又煞费踯蹰。几经研究之后始作了如下的决定,所有四十一军的部队由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统—指挥;于上下龙泉、松塔之线占领阵地,掩护友军主力的转进,遇敌来攻,可逐次向阔郊、太谷方面引退。孙震将上述决定以命令下达给王铭章及一二四师代理师长税梯青后,邓、孙同我们即由此徒步向阔郊方面转进。
在十一月三日到阔郊的途中,阎锡山派的传令军官乘三轮机车与我们送来命令一件,其要旨如下:第二战区决定集中兵力固守太原,第二十二集团军应于五日开到太原城南的狄村集结作总预备队。
邓、孙牵命后,当即转令四十一军随同我们立即改向长凝镇、榆次,西渡汾水向狄村前进。
邓、孙子五日午间到达长凝镇,适四十五军第一二七师师长陈离率其所部陶凯的三七九旅亦到达这里。当时由于在此捕得日寇一名身帮手枪的白俄便衣侦探,又见敌机的不断侦察袭扰,从而判断情况巳趋于紧急,要继续前进已不能遵限赶到狄村了。为了避免敌机的空袭,并等待四十一军的部队,乃决定在此休息半天待日没后再开始行动。
我们于五日黄昏开始行动,乘夜由榆次附近越铁道,渡汾河,经仁衬,向太原南四十华里的北营前进。到六日上午八、九点钟左右,我们进到一个小镇,只见沿衔关门闭户,一个人影也没有,使人感到情况有些特异,但由于我们走了一个通夜,疲劳已极大家决定在此略事休息,并找点东西吃。适有敌机一架飞到这个村镇上空盘旋侦察并投下一颗小型炸院落在我们休息的院墙外面,幸末爆炸。在敌机去后,我们又继续前进。在经过的原野上看不见一个人,从而引起了我们对太原方面情况的怀疑,所幸在不久之后忽然从西北方面逐渐传来枪炮声,使我们从困惑中清醒过来。认为太原方面的情形虽不尽悉,但可肯定敌我尚在战斗中。因而,我们就必须遵命向狄村急进。殊不知,当我们走到南盘村附近时,走在我们前面约一公里的警卫营突然与日军的搜索部队相遭遇而发生了战斗。我们以事出意外,而一二七师及四十一军的部队又在后面末到,若不立即处置,将为敌寇所乘,发生不幸。于是命令警卫营就地占领村庄拒止敌人,我们即折向南行数里之后始停下来作进一步的研究与处置。此时,得知阎锡山本人及其司令部早已离开太原撤向西山方面去了。所留固守太原的傅作义部的主力亦离开了太原,似无固守决心。因之,我们综台当时敌我情见认为既然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集团就应当机立断,绝不能墨守阎的命令再向狄村前进。唯一的正当行动,就是向南撤退。但其时邓、孙两人均考虑:从那条道路南退,如此处置,万一将来蒋介石或阎锡山认为不令而行,要以军法论处,这就会影响到个人及部队的前途与生存。邓、孙二人在这两个问题上顾虑重重,徘徊莫决。继经大家研究决定:①以祁县、平遥作为初步转进目标。由于大部友军均系沿太原到汾阳的公路南退,道路拥挤,秩序混乱不堪,同时日骑兵或机械化部队,要进行追击,亦必以公路为主要道路。所以我们的部队最好避开公路而利用太原到汾阳公路与汾河之间地区的一般道路南退;②为了避免将来被蒋阎认为擅自行动,而受军法处分,乃从四十一军的一二四师三七O旅作为后卫,暂留此地,命其与敌保持接触,逐次向南撤退。
邓、孙在作了上述处置后,即率同部队径向祁县、平遥转进。行至中途便接到阎的命令,指定二十二集团军到洪洞集结收容整理。
我们于十一月中旬到达洪洞后,即对四十一军的部队从事收容整理。部队两次在娘子关附近战斗中伤亡和失踪的官兵约计三千余人。
此时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的人员才由参谋长朱瑛率领前来。四十五军的一二五师初则受令在闻喜、侯马集结待命,继又受令进驻洪洞。
至于集团军所属的四十七军,在十一月初旬始到西安。因第一战区方面急需兵力,蒋介石令其经陇海路东运郑州转开晋东南的长冶、东阳关一带,改隶第一战区指挥。
我们到洪洞不久,集团军又按阎锡山的命令,扼守洪洞、沁源一线,井派出部队向平遥附近进击。一二二师推进后,击溃敌方游击部队,将平遥城收复。直到二十二集团军于十二月奉调鲁南为止,绚保持这种状态。
(二)由山西东调鲁南
[...]